这里是刘小顺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配资用哪个软件。
前段时间,我和朋友踏上了一段特别的旅程,目的地是越南的下龙市。这里原名“鸿基市社”,如今作为广宁省的省会,以世界自然遗产“下龙湾”而闻名于世,被誉为“海上桂林”。这片奇景不仅是越南的旅游名片,更是来自世界各地游客的必到之地。不过,在这趟行程中,令我们印象最深刻的,却并不是下龙湾,而是一座偶然邂逅的“奇葩”寺庙——龙仙寺。
那天,我们在市区闲逛,想体验最真实的市井风情。当走到距离市中心“文康购物中心”不远的小巷时,一块写着“龙仙寺”的牌子立刻吸引了我们的目光。在满是越文的街道上,中文三个大字格外醒目。于是,我们好奇地走进了这条不起眼的小路。
展开剩余74%映入眼帘的画面让人惊讶:寺庙外观与印象中的越南寺庙完全不同。飞檐翘角的屋顶、红墙黛瓦的设计,透着浓郁的中式风格,就像一座被移植到越南的中国庙宇。走进寺内,这种感觉更加强烈。寺庙的主神供奉释迦牟尼,两侧分别是“龙母”与越南民族英雄——兴道王陈国峻。据说,这位历史人物在越南的地位极高,甚至在河内的千年城庆时被列为重要象征。
最令我们惊叹的,是寺庙中随处可见的汉字。不论是牌匾上的题字,还是立柱上的对联,都与周围常见的越文形成鲜明对比,让这座庙宇平添了古雅气息。然而,当我们仔细端详时却发现,这些汉字看似熟悉,却往往难以辨认。组合在一起甚至让人感觉像是越南人“自创”的汉字,毫无章法,看上去相当奇特。
这一切让我联想起越南与中国深厚的历史渊源。古代的越南被称为“安南”,是中国的藩属国,当时广泛使用汉字,儒家文化与佛教文化也随之传入并扎根。但随着法国殖民统治的到来,法语和越南语逐渐取代了汉字,汉字在越南社会的影响也逐渐淡去。如今,当地人对汉字已很陌生,这些残留在寺庙里的汉字,也许更多只是作为装饰存在。
不过,这些“奇葩汉字”的存在,也让龙仙寺充满了神秘色彩。它们或许代表着历史演变的印记,也可能体现了越南人对汉字的独特理解。对我们来说,这种“熟悉又陌生”的矛盾感,让旅程多了一份难忘的记忆。
或许龙仙寺的汉字如今仅是装饰,但它们依然在提醒着人们,这片土地上曾有过与中国紧密相连的文化篇章。下次若你来到下龙市,不妨也去走走看看,体验那份“似曾相识”的文化交融。
旅行的意义,不只是看风景,更是体会历史留下的痕迹。愿你在未来的旅途中,也能收获这种特别的惊喜与感动。祝每一次出发,都能有新的发现与美好的回忆!
发布于:山西省